一、学院概况
轻化与材料学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技能报国、人人出彩”为指导思想,面向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产业集群,联合前沿新材料、轻工、检验检测认证、分析仪器、生态环境等行业领军企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弘扬工匠精神、践行“德技并修、育训研用结合、国际化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精准培养“诚信做人、踏实做事、人格健全”的新材料、检验检测认证、食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监测、化妆品、涂料技术、艺术涂装等前沿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生态文明以及产业高端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院现有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专业群、广东省双高专业群1个,包括应用化工技术、分析检验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环境监测技术4个专业,兼有化妆品、艺术涂装两个专业方向。其中,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是国家级骨干专业、广东省特色品牌专业、广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分析检验技术专业是广东省重点专业、广东省一类品牌专业、广东省双高专业群牵头专业、广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是广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
学院不断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现有专兼职教师120多人,校内专职教师49人,国家级技术能手/技能大师4人、广东省专业领军人才2人、广东省教学名师1人、广东省高层次技能型兼职教师9人。牵头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协作共同体1个,建有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广东省优秀专业教学团队1个、广东省“双师型”名教师工作室1个。专任教师29人中博士25人、高级职称14人,9人次获国家级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4人次获省级一等奖,25人次获省级二等奖。
学院实验实训与科研条件处于国内同类院校前列,有实验实训楼2栋,实验实训室45间,场地65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5800万元,建有省级分析检测公共实训基地1个、食安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5个、校外实训基地70余个,核磁共振、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X衍射光谱、显微共聚焦激光拉曼、显微红外、色谱(GC、HPLC、IC)、气质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热分析(TG、DSC)、元素分析、电化学工作站、ZETA电位、比表面与孔径测定、接触角测定等高端精密仪器设备齐全。同时,轻化与材料学院高度重视实验实训安全管理,建有高标准化学试剂仓库、“化学试剂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轻化与材料学院育训研用实践项目管理系统”,将全部实验实训项目纳入数字化管理,实施从项目源头控制、过程监控、三废处理等全流程管理,规范教学与科研实践的安全管理。
学院秉持“以研兴院”,高水平服务区域产业。牵头建有广东新材料职教集团、广东涂料产业学院,研发活动融入培养培训与社会服务,以研创成果反哺教学为目标,形成了“项目入驻—平台实施—成果转化—反哺教学—回流培训”产教双循环,针对“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组建校企共同体技术攻关团队,主持广东省教育厅科技创新团队(涂层材料与分析技术应用),主持省级科研平台2个(特种涂层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效绿色阻燃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持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1个(广东涂料产业学院)、省级产教融合创新平台1个(功能涂层新材料及其应用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省级示范性职工培训基地1个、市厅级平台2个(佛山市功能涂层材料及其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佛山市高效绿色阻燃功能材料工程技术中心),建有石化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1个、校级分析测试综合服务平台1个,为行业企业提供新材料开发、检测方法开发、工业品检测、食品检测、农产品检测、日化产品检测、材料分析、配方剖析、分析仪器应用及检测技术培训、发明专利指导等技术服务。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级科研项目11项,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基金项目1项、其他省级及以上科技项目9项,企业委托开发项目100多项,师生服务中小微企业833家,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3项,成果转化15项,主要起草国家标准7项,企业经济效益3个多亿元、职工与社会培训10万人日以上。
学院实施三教改革,完成教育部《职业教育专业简介》2项(《中职分析检验技术、高职专科分析检验技术、高职本科现代分析测试技术专业简介及教学标准》、《高职本科新材料与应用技术专业简介》)、省级专业教学标准1项、主持省级以上教改项目18项,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立德树人,将思政融入课程体系,岗课赛证融通,育训资源互转,建成数字化教学资源体系,建有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涂料分析与检测》、省级精品在线/资源共享课程5门,参建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2项、主持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1项(分析检验技术专业)。
学院促使学生以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毕业生全部就业,雇主满意度为97.6%。学生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2项、全国高职高专“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奖项18项、技能竞赛奖与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省级以上奖项100多项;学生杨琼思、王坤彬等人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周凤华从全国6万名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中入选全国100名优秀代表;毕业生李嘉伟获评全国技术能手、省南粤技术能手。
二、专业设置
1、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专业代码:470201)
专业特色:国家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广东省示范专业、广东省二类品牌专业,含涂料技术方向和艺术涂装与设计两个专业方向,在全国范围内独创覆盖涂料行业经营活动的涂料调色、艺术涂装、涂料分析与检测、涂料配方设计等课程,毕业生遍布华润涂料、嘉宝莉化工、展辰涂料、美涂士化工等国内外知名涂料企业、艺术涂装行业,成功创业率高。
主干课程:涂料智能化生产与管理、涂料分析与检测、涂料调色技术、绿色智能涂装技术、环保涂料配方设计、工业涂料研发与应用实训、艺术涂装、艺术涂料配方设计等。
就业方向:涂料技术方向主要培养具备生产管理、涂料调色、涂料分析检测、新产品开发、艺术涂装、涂料销售服务、涂料销售等专业技术型人才;艺术涂装与设计方向主要培养具备艺术涂料的生产、艺术涂料的开发、艺术涂装效果设计、艺术涂装施工、艺术涂装培训、艺术涂装技术服务等专业技术型人才。
2、分析检验技术专业(专业代码:470208)
专业特色:广东省重点专业、广东省一类品牌专业。对应质量强国战略,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包括分析检验技术、化妆品(三二分段定向招生)两个专业方向。毕业生起薪5000元/月以上,大部分毕业生薪酬在7000元/月以上,部分毕业生薪酬在10000/月以上。就业单位遍布国内高端研究机构、知名国企、行业领军企业,如深圳清华研究院、北大深圳研究生院、北大未名检测、顺控集团、广东省质检院、华测检测、瑞士通标检测、周大福珠宝、蓝月亮集团、德美瓦克等。
主干课程:智慧实验室管理、检测大数据分析、智能仪器分析、现场采样与前处理、微生物检验、新材料研发与应用、新材料检测、日化产品检测、职业卫生检测、环境分析与监测等。
就业岗位:企业研发中心、技术中心的仪器分析技术员、研发助理工程师、品质管理、实验室管理人员,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技术人员,国内外高端分析仪器销售、化学品原料与助剂销售人员。
3、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专业代码:490102)
专业特色:国家级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省级重点专业群建设专业,顺德区食品安全教育培训基地。与益海嘉里、天地壹号、海天味业、深圳易瑞生物等行业领军企业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在全国同类专业中领先。
主干课程:食品智能加工与保藏、食品理化检验、食品微生物检验、食品禁用限用物质检测、食品质量控制、食品安全合规管理、食品企业管理体系与认证等
就业岗位:落实食品安全法,主要面向食品生产企业、食品流通企业、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食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等机构及相关行业,在食品安全分析检验、农产品和食品质量管理等技术领域,从事食品生产、食品研发、食品质量检测、食品质量控制、食品质量监管、食品安全管理与认证等工作。
4、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专业代码:420801)
培养目标:培养从事水、气、固、声等各类环境污染监测与治理,同时具备环境影响评价、在线监测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实际工作能力,面向环保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或服务)第一线,从事“三废”环境监测与治理、生态环境保护及其它环境污染的防治、工程设计、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及环境监测系统的运行管理等领域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主干课程:低碳环境化学、智能环境监测、智慧生态环保技术、智慧城市环境治理技术、清洁生产、环境法律法规、环境影响与评价、数字环境工程设计等
就业岗位:主要面向生态环境监测及环境污染控制行业,包括第三方检测机构、生态环境监测站、环保设备生产企业、环境治理企业以及企事业单位的EHS部门、生态环保服务企业等单位,从事环境现场监测员、环境检测实验员、污染治理设施运营员、环境工程设计辅助人员、环境相关业务员、企业安全员、清洁生产专员等。
三、创新“德技并修、育训研用结合、国际化融通”模式
新澳门游戏网站入口根植区域战略性产业集群,聚焦区域产业创新与质量提升的应用,创新与实践了“育训研用”模式,校企共创互用互转互惠互利运作机制,实现了精准培养高素质产业匠才与高水平服务区域产业,经过12年多实践,探索出了一条高职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同步同频的产教融合新路径,引航粤港澳大湾区新材料产业集群中小微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企业,将校企“人情合作”转变成“产业必选合作”,形成了师生共成长、专业产业共发展的新局面。
“育训研用”的“育”是指人才培养;“训”,指职业培训;“研”,指校企共同开展教学创新与技术研发;“用”,指校企联合开展技术应用转化。
育训研用模式将企业技术革新项目为人才培养载体,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起点,人才培养融入产业技术创新开发、职业培训与技术应用转化中,寓教于研用训,寓训于研用教,技术研发成果在实现应用转化的同时,及时转化为人才培养培训内容,提高从业人员和在校师生技术技能水平,支撑技术应用和再发展,由此深化产教融合、实现校企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