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构建课程思政体系 赋能高素质人才培养

发布时间:2022-11-03   中国教育报 浏览次数:

课程思政的整体推进,体现出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政工作的高度重视,是新时代高校应对思政教育新挑战、提升思政教育水平与质量的重要举措。课堂教学是高校思政工作的主渠道,包括专业课在内的各门课都应自觉发挥思政育人的作用,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创建于1993年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内较早独立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院校之一,已连续两年进入自然指数全国高校前200名。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校独立设置的二级机构,承担全校学生思政理论课教学和课程思政支援任务,拥有一门国家精品课程、一门省级优质课程、一门市级思政金课,建有一个省级名师工作室。依托课程思政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教务处深刻理解校党委重视课程思政建设的战略效果图,精准跟进抓落实,构建特色课程思政体系,对标对表、全面推进各项建设任务,依托专业课程开发工具开发出课程思政2.0,赋能高素质人才培养。

充分认识构建课程思政体系的意义,坚定课程思政大方向

课程思政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立德树人的思政作用,以“大思政”格局将教书育人紧密结合。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教务处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充分认识课程思政的战略价值、科学设计特色课程思政体系、结合金课建设连续推出两批次课程思政示范课立项,切实提升课程思政的质量和辨识度。

制定三年规划,启动“金课”建设工程和配套的课程思政示范学院、示范课立项,构建适应深职院办学目标的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形成了一批课程思政金课,总结出深职院课程思政范式,在全国形成不小的影响力。

以全校普及课程思政讲座及年均10数场全国名家系列课程思政讲座为推手,以申报全国课程思政示范中心和立项课程思政课程、团队为目标,明确了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路径,将伟大祖国的“红”、深圳特区的“闯”、职业教育的“匠”和深职院的“高”融入到课程思政建设中,全面铸造课程思政建设的深职品牌。

创新构建特色课程思政体系的举措,拓展人才培养途径

课程思政深入挖掘不同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及思政功能,增强思政教育的合力。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教务处围绕思政教育,着力深化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改革创新举措,构建具有深职院特色的课程思政体系,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思想根基。

以院校两级领导讲授新学期“思政第一课”为抓手,以学院精细化开发、设计专业课程建设为依托,以思政课以外的通识课和选修课为助力,实现三类课程思政体系的联动,彰显整体课程思政体系的威力,提高学生思政的“绝对线”与“相对线”,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精选有理论功底的学生参加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大赛,连续两年取得高职院校组一等奖;参加全国职业院校第二届红色故事大赛,荣获视频类作品一等奖;学生作品《远山的呼唤》在全国大学生微电影大赛中荣获特等奖。这些奖项的获得,是全校课程思政厚积薄发的结果,不仅激发了学生竞相参加大学生讲思政课校内选拔赛,而且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发挥工具和设计的威力,把课程思政升级到2.0

为避免思政课教师不懂课程开发、专业课教师不懂思政“两张皮”现象妨碍课程思政的推进速度和效果,马克思主义学院胡延华教授创造性地应用专业教师熟悉的专业课程开发工具开发课程思政,并为专业教师提供课程思政设计思维导图、丰富的素材库、成套的金句和话术库,让专业教师开发课程思政有了强大的工具。专业课程开发工具及其作用包括:以职业能力分析表系统寻找课程思政融入点、以鱼骨图呈现项目的课程思政点、以层次分析法梳理课程的课程思政主次线、以因果图不断寻找课程思政有效的呈现方式等。以教学设计提升每个思政融入点的教学效果,让每个课程思政融入点都有一张规范的教学路线图、完整的素材支撑、评价方案,使深职院的课程思政做得系统化、规范化、设计化、可视化、深入化,把粗放式的课程思政升级为课程思政2.0,并立项了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从实质上提升了深职院课程思政的外在和内涵。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人才培养力量

专业教师是课程思政设计、实施的主体。学校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开发能力。深职院绝大部分专业教师拥有博士学位、90%以上属于“双师型”教师。所有新入职教师都要取得教师资格证,并按“一新一师”的老带新模式实行全程、全面辅导后才能排课。全体专业教师都要接受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的课程思政培训;专业教师申报的课程思政相关课程、课题均需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教师把关、指导;每年通过国际化基金,选派两批优秀教师出国访问;鼓励教师到清华等国内高校做访问学者。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高质量的培训为专业教师开发课程思政提供了坚实的人力基础。(胡延华)



Baidu
sogou